小甜蜜

Powered By Blogger

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

粽葉飄香



粽葉飄香


這是一篇準備文


開始學包粽


是婚後自己有了家


也想有點過節的味道


才開始學著包


接下來逢女兒大考


會包幾顆應景



 

粽葉棉繩大鍋加水煮滾


再一一洗乾淨


可以用軟刷 菜瓜布輔助


粽葉蒂頭剪掉


包的時候光滑面向內




準備工作


花生泡水~我泡了一晚


隔天一早加水煮20分鐘


蓋上蓋子燜10分鐘


瀝乾水分即可


買花生小趣事


我第一次包花生


店裡有兩種花生


價格不同70/200


落差很大


200的老闆說叫大砲(台語)


 說他比較綿密


70的比較有花生味


自己吃我買了大砲







有寫了工作單


一一把步驟安排好


才不會亂了手腳


材料周五晚上買了一部分


周六一早在買齊其它



 


 


蔥頭去除外膜洗乾淨瀝乾切碎()


豬油切小丁 入鍋熬出油渣


油渣子撈出 入切好的油蔥


小火炒至金黃 撈起






泡軟的香菇 切成適當大小


入鍋略炒  





蝦米泡水洗淨


櫻花蝦略洗


瀝乾水分


干被泡軟 捏成絲


混合入鍋略炒


香菇 蝦米用熬油蔥的鍋炒即可


鹹鴨蛋黃退冰後切小塊


冰過有一股香氣


很誘人


紹興冰糖滷肉


我選用梅花 前腿 玻璃三種肉


切小塊 入鍋略炒


入冰糖 紹興 醬油


小火燜煮炒熟


這幾年陳爸女兒都不讓我包


一來是忙二來是怕我久站


今年沒有問他們


自己跑去中街買齊材料


粽葉繩 花生 糯米 蝦米 櫻花蝦蔥頭 豬肉 豬油


搭配家裡現有的


香菇 干貝 十穀米 鹹蛋 地瓜南瓜


糯米 十穀米 紫米


分別洗淨泡水4小時


想把南瓜 地瓜入粽


不知會如何


夜深了….期待小粽子出爐


2011年5月30日 星期一

陳媽家油亮的鹹鴨蛋


鹹鴨蛋


市場裡隨處都可以買的到


單純好玩


總是在玻璃瓶裡放些鴨蛋醃著


蠻愛吃鹹鴨蛋


尤其是油亮的蛋黃


好美麗


網路上好多作法


我也作過多次


感覺不出有何差異


某天 跟陳爸聊著當年在船上的飲食


講到鹹蛋 他說同事們就單純把


鴨蛋 鹽 水泡在瓶子裡


十天半個月左右就蒸蒸來吃


一語道破 我也頓悟


食物的作法 在於自己對的口感的認知


並沒有絕對的


自己吃的好就好 不是嗎


這些鹹蛋有二月三月的


有醃一個月的 半個月的


有鹽多 有鹽少 有米酒


我只想說 感覺都一樣


重點是妳想要鹹蛋多鹹


放多少鹽 放多久


當然 全由妳自己決定


陳爸的一句話


我決定讓這些鹹蛋隨興一些囉



陳媽的作法


新鮮的鴨蛋 洗乾淨 擦乾


準備一個玻璃瓶 洗淨 滾水煮過


乾靜的水約1000CC+鹽約150G(+-)


煮開 放涼 放入瓶中


當然要蓋過鴨蛋


蓋子封好 約15-30


鹽份越多 時間越長 越鹹


醃好的鴨蛋蒸熟就是好吃的鹹鴨蛋


將蛋黃取出凍起來 包粽子試試


蛋白拿來煮湯


陳媽家鹹蛋這樣吃


韭黃炒鹹蛋


作法


雞蛋打散 略炒


韭黃切段 拌入炒熟


拌入鹹蛋丁調味


 


鹹蛋燴食蔬


作法


青花菜筍 玉米筍 杏苞菇 山藥


切成長條狀 約3 -4公分


蒜頭爆香 入山藥高湯略煮至八分熟


加入玉米筍 杏苞菇 青花菜筍炒熟


入鹹蛋丁調味




鹹蛋枸杞蒲瓜


作法


蒲瓜切薄片加點肉末枸杞煮熟


加入鹹蛋丁調味


 


鹹蛋沙拉筍


作法


筍子煮熟冰鎮切塊


鹹蛋搗碎加些美乃滋


筍子切塊拌勻


灑些白芝麻


2011年5月28日 星期六

給女兒媽媽的味道*香腸臘肉




記憶中媽媽的味道


高粱香腸 臘肉


這是一篇補寫文


原本不打算PO文的


但是因為女兒的一句話


才又把照片整理起來


故事是清明時大女兒回家


弄了臘肉給他嚐嚐


這孩子卻說 今年他都還沒吃過ㄟ


我說冰箱裡還有一片

再弄給妳吃 孩子卻說怎麼可以這樣呀


 





 

以前也不見她特別喜歡這臘肉


今年不知怎麼了


或許是離開家特別想念媽媽的味道吧


這篇文章特別寫給女兒


希望有一天


她們也為人妻 為人母


也有一些屬於自己味道


讓人懷念 想起



至於豬肉部分我不喜歡太肥


選用梅花 前腿部位


將較完整的部位拿來作臘肉 鹹豬肉


其它的就手切豬肉丁


坐下來慢慢切


十斤切完也夠嗆得了


醃肉部分


多一些陳年高粱


少量鹽 醬油 糖


用手抓勻它


這工作就交給陳爸囉


大約醃個2


每天拿出來翻攪一下


再追加一些高粱




香腸的主角是豬腸


我是跟豬肉攤買了一包


用粗鹽包裹著


凍在冷凍保存


用的時候拿出來退冰


泡水 洗淨


我會用水龍頭灌水沖洗


再用開過水 米酒沖洗備用





 


時間到了就灌香腸囉


早年跟著媽媽就用雙手撐開豬腸


 就灌了起來


灌好的香腸用牙籤搓洞


抓勻 分成一段段


我會用開水過水


白天曬太陽


晚上收冰箱


大約三天左右曬乾 表面出油


收冷凍保存


吃法


洗淨 電鍋蒸熟


入烤箱烤上色


切片搭配泡菜 蒜苗 蒜頭


炒飯 作披薩 臘味飯 都好


 



臘肉部分


就簡單許多


豬肉切片約2 -2.5公分


花椒 八角 海鹽


入鍋小火炒香 放涼


均勻抹在豬肉片上


一樣白天曬太陽


晚上收冰箱


曬乾就好 冷凍保存


吃法

吃之前先泡水 去除鹹味


入電鍋蒸熟


切片單吃 入菜均可


可搭配青椒 蒜苗 蒜苔


非常可口下飯




 


鹹豬肉


自己亂搞的


蒜末 黑胡椒 海鹽 孜然 白胡椒米酒


均勻搓揉入味


大約2-3


入烤箱烤上色享用



 


老爸是道地的東北人


飲食習慣這幾十年也不見他改變


媽媽是道地的台灣姑娘


因為讀了幾年書


寫了一手好字


國語也講得相當標準


我想有些味道


都是老爸嘴饞


媽媽也是硬是得學


 



這香腸 臘肉


是我家每年春節的年菜


打小就跟著媽媽


洗豬腸 切豬肉 醃肉


用筷子 漏斗 一塊塊的把肉塞進腸子裡


 後來改用寶特瓶


這兩年買了小紅


添購了灌香腸的配件


一切都方便許多


摸著右手虎口處的繭


這都是貪吃的代價


希望孩子記住這個屬於


媽媽的味道






2011年5月27日 星期五

記憶中媽媽的味道*虱目魚鬆


記憶中媽媽的味道


虱目魚鬆


 


這魚鬆我常常作


 這味道是媽媽專屬的


不難 花些時間就是


虱目魚也是我最愛的一種魚


不論煮湯 清蒸 香煎都好


小時候我和妹妹們 老爸也都喜歡這味


現在女兒們也喜歡


把這陣子作過的回味一下


歸類在媽媽記憶中的味道


留給女兒



材料:虱目魚背肉約5


(買的時候請老闆剁成3)


作法:洗淨魚肉


取一深鍋放入水煮滾


把魚肉煮熟


高湯一包包裝好


煮粥煮湯都好


把大支的骨頭去除


稍微將魚肉捏碎


把魚肉放進炒鍋中


(我習慣用不鏽鋼炒鍋)


小火慢慢的翻炒他


魚肉中水份越來越少


顏色越炒越深


也越來越好炒


炒到怎樣一個程度


我個人覺得鬆散就好


不要炒焦 多一些耐心


至於調味


我會少量加一些醬油 鹽


不加也可以


炒好的魚鬆放涼


慢慢的挑起魚刺


這魚鬆拌飯最搭


我個人覺得


 


從小我就愛這樣拌飯吃


不用其它的配菜


就可以填飽肚子


每回炒魚鬆


電鍋裡就不會有剩飯


我會把剩飯拌些魚鬆吃光光






媽媽的好手藝


總是讓我久久不忘


如今媽媽七十幾了


已經不喜歡進廚房了


體力也不行了


 該好好喚醒一些記憶中屬於媽媽的味道


 


外婆在媽媽三歲時就過世了


媽媽度過一個跟著哥哥姊姊長大的童年


也沒有太多美好的回憶


 我想媽媽也是被使喚長大的


我猜的啦


記憶中媽媽沒有怎麼談論過他的小時候


倒是自己很不喜歡那些阿姨 表姐哥們


在貧困的生活中


難見真情的


 


去年有一位表姐打電話找媽媽


話語間充滿了感恩


這個姊姊很小就嫁人


小時候是媽媽揹大的


對媽媽有著一份濃濃的情感






因為是老大


很小就進廚房


不愛讀書 卻愛去市場


也不怕廚房裡的瑣事


童年裡 生活並不富裕


總看見爸媽擔心著溫飽


媽媽總是作些好吃又下飯的東西


塞我們的嘴


小時候我們總是說


看菜 吃飯


菜是看的 認真吃飯


看看現在的我們


真的很幸福








 


2011年5月26日 星期四

2011第六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初審入圍宣告




2011第六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初審入圍宣告


 


想想一個邁向五十的媽媽寫格子


說說廚房裡的瑣瑣碎碎


看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的點點滴滴


工作 其實讓我沒有過多的時間掛在電腦前


用生活中零碎的時間 寫些東西 想留點回憶


能夠入圍初審 很意外 這樣就夠了 很開心


要謝謝這一路走來教我


電腦 拍照 修圖的孩子們


還有時時給我鼓勵的格友們


拔拔 女兒 小小孩


總是乖乖吃下我的菜


因為生活中有了你們陪伴


不再孤單 你們都是最溫暖的




2011第六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初審入圍







野生紫山藥小麵包


家裡附近有幾家


有機商店每星期我總會去轉轉


買些青菜 堅果 餅乾


總是看見櫃檯放著一個小竹藍


裡面裝著一顆顆的小麵包


讓我好熟習


 


就像我家早餐裡的小餐包


難道現在大家都喜歡吃這樣的小麵包嗎


沒有刷蛋汁 有堅果


看起來不怎麼起眼的小麵包




麵糰配方


高筋麵粉350G


20g


3g


麥芽精2g


 野生紫山藥泥100g


(這部分可以酌量添加)


 冰水150g


 酌量添加


新鮮酵母12g


(速酵約4g)


麵糰也分成2


一份加了一些黑芝麻粉


搓揉好的麵糰裡


包了一些果乾 堅果


 表面灑些可可粉


一樣不刷蛋汁


 


另外一份


作成六個愛心小麵包


六個放進咕咕霍夫烤模裡


灑些紅砂糖 杏仁片





 


基本發酵約1小時


分割發酵15分鐘


整型後最後發酵約40分鐘


180度烘烤12分鐘


 




 


小麵包 加了紫山藥


基本上沒有啥特殊的味道


口感還算柔軟


鮮豔的紫色完全被麵粉給征服了


 



這樣小小的麵包


在早上裡熱個幾顆當早餐


我覺得蠻好的


時間上也不會花費太多


邊看電視邊作家事


麵包也一顆顆出爐了


 附註


麵糰配裡的少糖 少鹽


陳媽自己減量添加


天然麥芽精可加可不加


關於麥芽精


麥芽精哪裡買 


(因為我買了一桶所以就加了)





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

喜歡這樣的小餐包


小餐包裡有


地瓜 山藥 十穀飯 堅果


薏仁豆漿取代水


最近的麵包


簡單又不花俏


35g小麵包


 一忙沒辦法花太多時間


作麵包




這樣的小麵包


方便多了


自己吃越簡單越好


煮飯時順便蒸熟地瓜跟山藥


有剩飯順便放進一些


蒸熟的黃豆跟薏仁打成漿


拿來揉麵糰



這麵糰很黏的


因為地瓜山藥薏仁豆漿


他變得更黏


烘烤前也不刷蛋液


灑些在來米粉


但是並不會影響口感



麵糰配方


高筋麵粉350G


20g


3g


麥芽精2g


地瓜山藥十穀米飯泥100g


(這部分可以酌量添加)


薏仁豆漿150g


(也可用冰水取代不要一次加完)


酌量添加


新鮮酵母12g


(速酵約4g)


搓揉好的麵糰裡


加了一些堅果


基本發酵約1小時


分割發酵15分鐘


整型後最後發酵約40分鐘


180度烘烤12分鐘




在家吃早餐


漸漸的變成一種習慣


每一樣食物


都在自己掌控中


喜歡這樣的感覺


這兩天的塑化劑新聞


真是越滾越大


 


讓人感覺好心痛


也很擔心在外讀書的孩子


如何吃才安心


所以真的是如陳醫師所言


吃錯了 當然會生病 


希望大家都能健康的生活著